<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西藏政府网 | 365bet最新备用_中爱365APP_365heart市人民政府

        365bet最新备用_中爱365APP_365heart市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

        印发《关于对统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修订版)》的通知

        时间:2021-06-11

        印发《关于对统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修订版)》的通知

        发改财金〔2018〕18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和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规〔2017〕1798号)等有关要求,加快推进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积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联合惩戒大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统计局、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中央文明办、最高法院、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粮食和储备局、能源局、烟草局、移民局、铁路局、民航局、中医药局、煤矿安监局、外汇局、药监局、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在2016年印发的《关于对统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完善,联合签署该合作备忘录的修订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对统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修订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人 民 银 行

        统  计  局

        中 央 组 织 部

        中 央 宣 传 部

        中 央 编 办

        中 央 文 明 办

        最 高 法 院

        科  技  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  安  部

        安  全  部

        财  政  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 然 资 源 部

        生 态环 境 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 通 运 输 部

        水  利  部

        农 业 农 村 部

        商  务  部

        卫 生 健 康 委

        国  资  委

        海 关 总 署

        税 务 总 局

        市场监管总局

        广 电 总 局

        银 保 监 会

        证  监  会

        粮食和储备局

        能  源  局

        烟  草  局

        移  民  局

        铁  路  局

        民  航  局

        中 医 药 局

        煤 矿 安 监 局

        外  汇  局

        药  监  局

        知 识 产 权 局

        全 国 总 工 会

        共 青 团 中 央

        全 国 妇 联

        全 国 工 商 联

        2018年12月17日

        附件

        关于对统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修订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和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6〕33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的通知》(国发〔2014〕21 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规〔2017〕1798 号)等有关要

        求,加快推进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积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联合惩戒大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统计局、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中央文明办、最高法院、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全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监管总局、广电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粮食和储备局、源局、烟草局、移民局、铁路局、民航局、中医药局、煤矿安监局、外汇局、药监局、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就针对统计领域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达成如下一致意见。

        一、联合惩戒对象

        联合惩戒的对象为存在下列失信行为,经统计部门根据《企业统计信用管理办法》《统计从业人员统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依法认定并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公示的统计严重失信企业(以下简称失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人员(以下简称失信人员)。

        (一)在依法开展的政府统计调查中,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二)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较高,或者违法数额较大;

        (三)在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且造成较严重后果,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证明和资料;

        (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和统计检查,情节严重;

        (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以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等。

        二、联合惩戒措施

        (一)依据统计法对失信企业及失信人员采取以下惩戒措施:

        1.对失信企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2.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失信企业和失信人员信息;

        3.将失信企业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再次发现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延长公示期限;

        4.对负有责任的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移送任免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依纪依法给予处分处理。

        (二)依法限制取得财政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

        (三)依法限制参加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

        (四)将失信信息作为在股票、可转换债券发行审核及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审核的参考。对失信主体注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加强管理,并按照注册发行有关工作要求,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人保护机制,防范有关风险。对申请发行企业债券不予受理。

        (五)暂停审批科技项目;对已经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经认定机构核实,取消资格;禁止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六)依法限制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报引进外国专家项目、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出国培训项目等引智项目。

        (七)依法限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八)依法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及出让探矿权、采矿权。

        (九)严格、审慎审批新改扩建项目的环评事项。

        (十)依法限制新增建设项目审批;限制建筑业企业资质;从严审核包括新增许可范围在内的铁路运输企业准入许可。

        (十一)依法限制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十二)依法限制享受财政资金补贴等各类政府优惠政策。

        (十三)依法限制受让收费公路权益。

        (十四)将失信信息作为境内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或相关人员成为股权激励对象事中事后监管的参考。

        (十五)加大进出口货物监管力度,加强布控查验、后续稽查或统计监督核查。

        (十六)对申请适用海关认证企业管理的,不予通过认证;已经成为认证企业的,按照规定下调企业信用等级。

        (十七)将失信状况作为纳税信用评价的重要外部参考。

        (十八)依法限制申请认证机构资质(含资质延续)、认证领域扩大;依法限制申请认证(含认证证书延续);认证机构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证后监督力度,依法撤销或者暂停相关认证证书。

        (十九)取消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资格,取消申报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资格。

        (二十)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二十一)依法限制申请设立保安服务公司。

        (二十二)禁止申请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测评服务,不颁发证书,不提供技术支撑;不颁发各类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禁止其参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安全保障建设服务;禁止申请信息安全从业人员资格认定,不颁发CISP 资格。

        (二十三)申请或享受住房保障时,作为重点核查或监督检查对象。

        (二十四)依法限制从事食品等行业。

        (二十五)作为审批参股、收购商业银行的参考依据。

        (二十六)作为保险机构的设立及股权或实际控制人变更审批或备案的参考依据。

        (二十七)在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的事中事后监管中,对失信责任主体予以重点关注。

        (二十八)依法将失信责任主体的违法失信记录作为公司债券核准或备案的参考。

        (二十九)将失信信息作为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的参考。

        (三十)将失信信息作为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审批的参考。

        (三十一)核准与管理相关外汇额度及办理部分基于信用的跨境融资业务时,将失信信息作为审慎性参考。

        (三十二)取消粮食收购许可,取消中央储备代储资格,不得作为政策性粮食收储委托库点,限制参与政策性粮食竞买。

        (三十三)对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授予荣誉称号时,参考其

        统计信用状况,对失信企业和失信人员,不予颁发政府荣誉;及时撤销失信企业和失信人员获得的荣誉称号。

        (三十四)依法限制参加各类评先评优。

        (三十五)依法限制招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十六)失信责任主体是自然人的,依法限制登记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失信责任主体是机构的,该机构法定代表人依法限制登记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

        (三十七)依法限制担任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

        (三十八)协助查询反馈统计严重失信人员身份、出入境证件信息;协助查找下落不明但必须接受调查询问的统计失信被执行人;统计严重失信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由人民法院依法限制或者通知有关单位依法限制其出境。

        (三十九)将失信人员有关信息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和统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会计、统计等有关的工作,不能取得会计、统计等有关专业职称。

        (四十)对存在失信记录的相关主体在证券、基金、期货从业资格申请中予以从严审核,对已成为证券、基金、期货从业人员的相关主体予以重点关注。

        (四十一)依法限制设立或入股融资担保公司;将失信信息作为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分支机构负责人任职审批或备案的参考。

        (四十二)在投资等优惠性政策认定,金融机构评级授信、信贷融资、管理和退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期货公司的设立及股权或实际控制人变更审批或备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重大事项变更以及基金备案,相关责任人考核、干部选任等时,将失信信息作为重要参考。

        三、联合惩戒的实施方式

        国家统计局及时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统计领域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及其有关人员相关信息,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并实行动态管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参与本合作备忘录的联合惩戒部门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本备忘录约定内容,依法依规对失信企业和失信人员实施联合惩戒。涉及地方事权的,签署部门和单位向地方相关部门推送相关信息,地方部门按照本备忘录内容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建立惩戒效果定期通报机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将联合惩戒实施情况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反馈至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统计局。对于已移出联合惩戒名单的企业和有关人员,相关部门应及时停止实施联合惩戒。

        四、其他事宜

        各部门应积极落实本备忘录,积极推动修改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制定修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指导和要求相关领域内部各层级单位依法依规实施具体、严格、有效的惩戒措施。本备忘录签署后,各领域内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或调整的,以修改或调整后的法律法规为准。

        附录:联合惩戒措施相关依据和实施单位

        见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365bet最新备用_中爱365APP_365heart